11月19日19:00,我院于学明楼306举办了第五届专业风采展新智峰汇广电系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翟业军老师。

首先,翟老师简单介绍了著名作家、编剧严歌苓的生平。作为“华语世界的山鲁佐德”,她的多篇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该讲座则选取其代表作《陆犯焉识》、《芳华》等,着重分析了她的作品从文学到影视的过程,并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所在。

其次,翟老师指出严歌苓的作品有以“耗费”与“弱者为神”的特征。无论是《陆犯焉识》还是《芳华》,她都力求创造出一种反常的、骤然的、耀眼的境地,简而言之便是极致境遇。而这极致境遇正是凸显并刺穿“问题”的矛盾与核心,进而引出“终极厮守只能是属灵的厮守”的主旨。同时,翟老师认为,她所提出的“弱者宣言”无疑是为故事扣上了一个个死结,“越解不开就越精彩,越无望就越感人至深”。

随后,翟老师从“单向的电影”和“被捕获的观众”两方面入手。以《陆犯焉识》改编成《归来》为例,张艺谋对作品进行了“损耗”和“增值”,从而达到“去语境的、抽象的”效果,召唤观众的集体记忆并引发情感宣泄。电影《芳华》和《金陵十三钗》亦是如此。

最后,他引用斯蒂格勒的话说电影是“孤儿院”,它那里有无数无人称的人物和他们所携带的炽热情感等待着我们认领,进一步揭示了电影文化的魅力。

文/新闻部 陆 地
图/摄影部 胡亦凌
高安雅